《大学》有言: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”“三新”记载了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: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,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,这样一天天地坚持下去,新了还要追求更新。本来谈洗澡问题,但紧接其后引用《康诰》“作新民”、《诗经》“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”和“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”,讲述周文王禀受天命之后,向天下昭示说:周朝虽承旧邦,但其使命在革新。这便引申出精神上的洗礼、品德上的修炼、思想上的改造等人文意义。
思想是行动的先导,只有观念上的彻底更新,才有改革行动上的步履坚定。思想图新是为了“改邪归正”,革除那些已阻碍发展的邪思、邪行。《庄子·知北游》的“澡雪而精神”,《礼记·儒行》的“澡身而浴德”,都强调通过自我反省,清洗思想上的污垢,清除意念中庸俗的东西,使神志、思想保持纯正,才能获得新生。明代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,被廷杖四十后,谪贬至常有野兽出没的蛮荒之地——贵州龙场。龙场驿站破败,他就居住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天然溶洞里,在洞内研究易经以排遣人生不幸,通过“玩易”与古圣人交流,借“卜筮”以磨炼心性,所谓“洗心而退藏于密,斋戒以神明其德”。他日夜反省自己种种人生遭遇,最终选择了退而修省其德的“内省”路径,如其所说的“德久而自孚,诚积而自感”。王阳明早年怀有“经世”情怀,所以龙场困境给予他重新反省的机会,终于通过“内省”而独创“心学”,实现了“经世”之功。
老子则对治国者提出更高要求,他说:“涤除玄览,能无疵乎?爱民治国,能无为乎?”圣人治国,先要清除、洗涤自己内心的污点、杂念、偏见,放下固有成见,而没有任何瑕疵,做到“心无其心,物无其物”,才能对天下万事万物洞若观火,对宇宙真相一览无余。此时,人不被情染,不为物牵。一切皆自然而然,不会有后天“有为”的种种弊端。圣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,便可出而外王,化为经世之道,进而达到爱民治国以正。